塔岸网(taaan.com)讯:量子运算新创公司Project Eleven正式发起「Q-Day Prize」全球挑战,悬赏1枚比特币给首位能以量子电脑破解比特币加密系统的团队,并借此验证量子运算对区块链安全性的真实威胁。
美国量子运算研究公司Project Eleven近日宣布设立首个全球性「Q-Day Prize」奖项,奖金为1枚比特币(约值84k美元),将颁给第一个在一年内成功使用量子电脑与Shor演算法,破解椭圆曲线加密(ECC)金钥的团队。
Project Eleven执行长Alex Pruden表示:「我们还不清楚距离真正的量子末日场景有多近。」
这项挑战赛的意义在于,将一个理论性的威胁转化为可量化且可测试的现实模型。
这是首次有企业以实际奖励,激励全球研究团队正面挑战比特币的安全防线。
据悉,ECC是广泛应用于比特币钱包、TLS网络加密等的公钥加密技术。其安全性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,并透过该数字签章演算法(ECDSA)进行交易签章,这对传统电脑而言的确难以破解:然而,Shor演算法证明,足够强大的量子电脑便有可能透过公开金钥推算出私密金钥,在一定时间内解决此问题,对现有加密系统构成威胁。
Project Eleven指出,目前约有超过620万枚比特币(市值近5,000亿美元)暴露在该风险中。
量子运算可能威胁加密货币安全的担忧早已不是第一天,虽然目前还没有量子电脑能直接攻破比特币使用的SHA-256杂凑演算法,但依专家普遍认为,需要数百万个稳定的量子位元(qubits),才能实现此类攻击,或许还有5至10年能够应对。
即便如此,全球科技巨头如Google、Amazon及阿里巴巴等,皆已投入量子计算领域,且发展脚步迅速。
去年12月,Google发布了首款量子运算晶片Willow;紧接着在今年2月,微软Majorana1的推出更宣称已实现量子运算可扩展性的重要里程碑,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实用量子电脑的雏形,引发外界对当前加密体系未来可持续性的疑虑。
然而,也有人认为该技术还远未成熟,在热力学限制、记忆体需求及计算可持续性仍存在挑战,无须太过担心。
Project Eleven表明,Q-Day Prize不仅是技术挑战,更是对全球加密安全现状的实际测试:量子运算正在快速发展,对密码学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。我们不应该闭门造车来等待突破,而应该以透明和严谨的方式迎接这项挑战。
并补充,「透过公开的竞赛形式,盼能促进量子运算进展的透明度,并为未来的加密标准转型提供依据。」
这场全球性的比特币安全试炼,不仅是技术挑战,更是对整个加密货币体系防御力的真实考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