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龙6纹身故事背景 如龙系列人物纹身历史资料一览

时间:2022-12-02 10:46:10 浏览:11次

如龙6纹身故事背景

以黑帮犯罪为题材的游戏,着实不少。但如果再加上一条“纹身”属性,相信没有如龙系列的对手。如龙角色纹身的资料不少,就不再赘述了。今天我们专心挖掘一下日式纹身的演化史,和如龙纹身背后的故事。

如龙6纹身故事背景 如龙系列人物纹身历史资料一览

“纹身”渡海

作为一种较为简单的皮肤着色技术,“纹身”已被考古和历史学证实,其早已存在于全球众多的史前文化中。有关日本纹身史最早的文字记录来源于中国史书《三国志》中‘魏书’第30卷:“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之差”;《后汉书东夷传》同有曰:“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”。

时期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遣使访魏朝贡,首次留下了日本列岛中诸国的文字信息。此时的列岛诸国战乱频发,文身除了显示本人所属身份地位以外,还能帮助辨认身份不明的尸体(战争以首级记录功绩,出海渔民尸体不易辨认)。由于具有不可替代的“个体识别”功能,在指纹识别技术成熟之前,纹身一直是非常可靠的辨认方法。当然,这一特性也自然在纷争不断的黑道之中流传下来。

王仁

随着古时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,纹身的功能也逐渐发生了改变。《日本书纪》记载,百济汉人王仁渡海东行,首次将汉字和儒家思想传播到了日本。之后日本废弃纹身习俗,效仿中国“五刑”中的“墨”,将纹身作为一种刑罚,用以标记罪过之人。自此,纹身与“恶”便相关起来。当然,“纹身”自身不可替代的功能性使得遣唐使、倭寇、渔民、战国时期的士兵等人群依旧保留了这一习惯。此外,纹身还存在于一些和儒家思想相悖的民族和宗教中,这些留存下的日本纹身习俗和文化,也为之后日式纹身的定型打下了基础。

在设定在江户时代的《如龙见参》里,我们并没有看到什么“纹身”的痕迹。不过同时期,日本独属的绘画艺术“浮世绘” 开始兴起;在江户、大阪等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的花街,装饰身体用纹身也流行了起来;神话传说和宗教题材更是。直到江户末期,浮世绘、传统题材与纹身相结合的独特文化才真正发展起来。

如龙维新中少见的纹身

如龙维新中的某条支线任务角色,全身纹有败给自己对手的名字,这是发生在明治维新时期的故事。不久后,政府便取消了“墨刑”,并严禁装饰性纹身,这使得不少纹身师不得不转入“地下”。巧合的是,航海又一次改变了日式纹身的历史:黑船事件后,被迫打开国门的日本开始和西方国家进行国际贸易,来自国外的水手看到充满东方艺术特性的日本传统纹身后,发扬到了全球各处。经历过明治初期的严格取缔后,随着越来越多公众人物纹身,这一行业又重新被社会所默许。

现如今,普通纹身师因为需要考取行医资格所以已经在日本合法化,不过纹身附带的“恶”依然深入人心:在日本,有纹身的人不能进入浴池、温泉、游泳池等公共场所,也不被允许入伍自卫队,考取公务员。

“和彫”之于黑道

和彫的手法在《GTO》新作里有体现

“纹身”在日文中写作“入れ墨”,形容将墨色嵌入皮肤中。不过我们在“如龙”系列中见到的纹身,更适合被称作“和彫り”。和西式的纹身器材不同,“彫り”是使用手工纹身工具的传统日式纹身方法,不仅耗时很长而且伴随剧痛(《如龙0》中桐生一马和锦山彰的纹身便是未上色的半成品)。日本黑道成员之所以要纹身,除了起到威吓作用外,更多是体现自己能够忍受剧痛,以不可消除的痕迹表示脱离社会的决心,和对归属组织的绝对忠诚。

和彫的效果只有用手工才能做到

和彫工具和现代纹身的电动纹身机有很大不同:钢、竹、木质的长柄一端镶嵌坚固且粗细不一的绢针,配以不会给皮肤带来负担的,提取自大自然颜料。彫师纯手工操作,以一秒3-4次的节奏将蘸墨的针头刺入皮肤。如果说纹身机是素描的话,和彫就是抽象画。看似简单的重复操作却无时无刻在考验彫师的手法、力度,只有通过这样的操作,忍耐成倍的疼痛,顾客才能收获色彩鲜艳的纹身。

“10个学徒修行十年,或许才有一个人能够成为真正的彫师”。

真岛吾朗的纹身让每一位玩家都记忆深刻

“和彫り”除了浓郁的浮世绘风格以外,往往以中国和日本传统的神话架空生物、宗教形象、甚至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为主题。 在如龙的故事中,每一位重要角色的纹身都有自己的故事:桐生一马和锦山彰的龙鲤之争象征后者的跃龙门之意;应龙与黄龙的对决映衬东城会和近江联合二强争霸。这些特色在如龙系列人气最高的角色真岛吾朗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:

真岛吾朗的纹身主要分两部分,即“背‘般若’”,“过肩白蛇”。

般(bō)若(rě)源自日本古文学源氏物语,源氏的情人六条御息所因嫉妒和怨恨化身为女鬼,先后害死了夕颜和葵之上。六条最终被《般若经》超度,使得这种女鬼鬼面被称为般若之面。

源氏物语插图

另一个传说《道成寺钟》:“清姬爱上了去熊野参拜菩萨的僧人安珍;安珍身为僧人,毅然离开了清姬,为了心爱的人,清姬千里迢迢追寻安珍而去,一路吃了不少苦,终于追到安珍时已经人不像人,鬼不像鬼了。安珍抢先一步度过一条大河,清姬追来时已经没船了,她还是跳进了河里,结果变成了一条大蛇继续追上岸,安珍跑到‘道成寺’里,结果蛇也追来了,寺庙里的高僧都无法对付那条蛇,就把安珍藏在了大钟里,清姬追进来后几下子就知道他躲那里,就把钟给缠住,无奈大钟坚固。最后,清姬无可奈何了,但又不愿放弃,于是就自燃起来,把自己连同钟,钟里的和尚都烧成了黑炭了。和心爱的人不能同生,那就同死。”后世的作品中,清姬往往以蛇身般若面的形态出现。

清姬的故事在最近的几款手游里都有收录

真岛过肩的两条白蛇还有其他的含义:白化病蛇甚是少见,古时人们便将其视为吉兆,认为白蛇可是带来财富的象征。真岛吾朗在游戏中虽然武力值超群,但是在组织内是以经营房地产为主业。随着如龙系列故事的进行,玩家会发现神室町西公园的拆件建设工程不断进行,在游戏第五代真岛组终于落成了这座大厦。

除了白蛇的寓意,和彫中“蛇”还象征着“无限”和“再生”。日本神话怪物八岐大蛇有8头8尾,以难以杀死著称,至今还有不少游戏作品以其为怪物设定。另外,由于蛇有脱皮的习性,所以也被视为强大的生命力。如龙系列中,每当真岛吾朗脱掉标志性的蛇皮外套,就意为这玩家要再挑战他一次,其中含义不言自明。

系列中纹身的细节也颇值得玩味:如龙3中岛带力也纹绘的是冲绳特产毒蛇“饭匙倩”,“饭匙倩”是眼镜蛇传到琉球王国(冲绳)时的粤语发音,偏写实的风格也与传统“和彫り”有一定区别;少壮派男大作的纹身和洋并兼,融入了现代西方纹身艺术;桐生一马、乡田龙司、涉泽启司所纹的龙都为三爪,只有中国角色李文海的龙才是五爪。如龙系列里的纹身不仅极富美感,考究了历史、地理、人文等诸多元素再结合角色进行设计的这种行为,也着实令人佩服。

岛带力也的“饭匙倩”

几千年时间,纹身从最初的功能性标记,逐渐化身成“恶”与“美”的象征。而日本黑道的和彫文化,更是把这种矛盾结合体发挥到了极致。在现代和彫的全盛时期,一名知名彫师会被日本全国各地的黑道邀请,为成千上万人纹身。而自2008年日本政府修改《防止暴力团成员不当行为对策法》之后,即使有越来越多海外年轻人受日彫文化吸引而来,也填补不上黑道纹身顾客的流失的数量。纹身文化经历了千年风波,有过巅峰,也有过低谷。手工或许最终会被机械所取代,但希望像是《如龙》这种先进的科技信息能够代替海员,成为“和彫”这种传统手艺新的传火人。

评论
评论
发 布